本报讯 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今年,图书馆根据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思路,加快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我校现有学科、专业、硕士点的建设以及未来更大的发展,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专业层次结构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建立符合本校校情的文献保障体系。2003年,图书购书量将翻一番,中文期刊增加到1900多种,外文期刊增加到70种。
图书馆还着重在期刊自动化管理上攻关,全面启用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取得初步成果。继续建设好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在今年要完成第二期工程建设即视听室建设和光盘库建设;要进一步加大自动化、网络化的配套硬件投入,购置光纤存储器等若干设备;要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数字资源采集,整合和检索系统。引进适合我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国内外数据库,进行网上信息的采集和固化。2003年要进一步建好6个光盘数据库〔同方、万方、维普(中)、维普(外)、超星、方正〕和3个网络数据库。
在加快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图书馆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端正态度,全方位提升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水平与层次。在二楼大厅,提供咨询、办证、缴费一条龙服务,各阅览室提供负责、和蔼、礼貌的优质服务。设立学科馆员制度,进一步做好文献信息的采访与利用工作,密切关注自己所负责的学科动态、教学需求和科研需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图书馆能有针对性地调整采访策略,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到现在,图书馆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10项网上服务。如书刊目录查询,电子资源目录查询,电子公告,网上参考咨询平台,用户培训课件指导,网上图书推荐,网上信息交流,学科导航,网上预约、催还和连借服务,文献传递,博、硕论文网上提交等,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梅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