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1日上午,教科院02级学生,到省社会科学院的心灵通心理技术应用中心进行了学科实践活动。
由公管、心理、学前三个专业组成的实践队伍在技术中心同时体验了“被训儿童”和“儿童辅导师”的两个角色,作为3―13岁适龄的被训“儿童”,同学们接受了包括脚步器、平衡杆、旋转器、独脚椅等十多项感觉统合训练。这些针对前庭觉、触觉、协调能力的素质训练是为了充分挖掘儿童生理和智慧潜能而特别设计的,是国家教育部“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同学们对这种独到的训练方法很感兴趣。在受训的同时,中心老师还教大家如何掌握设备和引导儿童的技巧。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心理学在中国已越来越热,而且作用也越来越广泛,他们一定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社会。 (实习记者 肖爽)
由公管、心理、学前三个专业组成的实践队伍在技术中心同时体验了“被训儿童”和“儿童辅导师”的两个角色,作为3―13岁适龄的被训“儿童”,同学们接受了包括脚步器、平衡杆、旋转器、独脚椅等十多项感觉统合训练。这些针对前庭觉、触觉、协调能力的素质训练是为了充分挖掘儿童生理和智慧潜能而特别设计的,是国家教育部“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同学们对这种独到的训练方法很感兴趣。在受训的同时,中心老师还教大家如何掌握设备和引导儿童的技巧。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心理学在中国已越来越热,而且作用也越来越广泛,他们一定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社会。 (实习记者 肖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