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师大精神”讨论教育活动

更新时间:2003-10-17

   校党委11月27日发出通知,决定在学校开展“师大精神”讨论教育活动。
   通知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校师生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团结力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热情,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大精神”的讨论教育活动。
   我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人文精神。在“申博”成功、8000学生入住新校区、全面实施学分制,学校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条件下,开展“师大精神”的讨论教育活动是回顾历史,充分发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需要;是面对现实,凝聚人心,加快发展,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展望未来,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的需要。要通过大讨论,从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角度对“师大精神”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师大精神”的内涵,探讨培育和弘扬“师大精神的有效途径,使“师大精神”真正产生导向与规范、凝聚与激励、熏陶与感染的重要作用,真正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真正成为学校办学的灵魂。
   本次讨论教育活动将分动员准备阶段(2003年11月下旬至12月)、研究讨论阶段(2004年1月至5月)、总结提炼阶段(2004年6月)三个阶段进行。
   活动包括召开全校“师大精神”讨论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开设“大学精神”系列讲座,深化广大师生对活动的认识;广播、电视等校内媒体开展专题宣传,营造校园氛围;开展校情、校史教育活动,由工会、团委牵头,在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开展“重温师大历史”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校情、校史教育,认真回顾、大力宣传学校60多年来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学校召开不同层次的“师大精神”研讨会,邀请校友、校外专家学者和学校教职工代表,就“师大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校园网开设窗口,在网上开展“师大精神”的讨论教育活动;校报开设专栏,征集和刊登以讨论“师大精神”为主题的稿件;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大讨论,围绕学校几十年来的办学传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时代特征等内容进行探讨,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对“师大精神”科学内涵的表述意见;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确定“师大精神”科学内涵;总结讨论教育活动,制定弘扬和培育“师大精神”的具体措施;在校内外媒体广泛宣传已经确定的“师大精神”;举办“师大精神颂”主题文艺晚会,大力弘扬“师大精神”。
   通知要求确保活动取得成效,指出开展“师大精神”的讨论教育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教育形式,是一项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在师德师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赞誉和社会的良好反响,曾被评为全省第八届文明单位。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文化思想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各单位一定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把这次讨论教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首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
   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讨论教育活动,探索新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大学精神,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摒弃旧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精神风貌,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第二,要按照“三贴近”原则,紧密联系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学校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师生员工的精神需求,广泛发动师生员工参加,努力探讨出既反映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又体现科学精神、时代特征的“师大精神”,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追求。第三,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这次讨论教育活动,做到广泛动员与重点研究相结合,既要让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又要能提
   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使讨论教育活动真正取得预期效果。学校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新闻阵地,对讨论教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努力扩大讨论教育活动的影响。
(附:讨论参考题:
   1、师大独具的优良传统、科学精神和文化底蕴是什么?
   2、师大独具的历史特征、校园品位和整体魅力是什么?
   3、师大学生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4、师大教师突出优势在何处,如何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5、师大管理、服务人员应当体现什么样的综合素养和服务水平?
   6、师大精神如何体现出大学的时代特征、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办学传统?
   7、师大精神最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表述?
   8、如何确定体现师大精神的校训、校旗?
   9、如何优化校歌、校徽、校风等基本内涵?
   10、如何发挥师大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