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 日,由学校职业发展研究中心面向我校教工子女招募的首届公益性“真我之旅”心灵成长训练营顺利开营,并于 7 月5 日圆满结束。
本期训练营成员共三十名,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学员年龄跨度大,相识度高,给课程计划带来了较大挑战。为提升训练效果,中心除了挑选精干的成员组成讲师团队外,还聘请了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家作为顾问并全程观察,实时修正课程计划,对情感投入太深的学员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
初始阶段,一些学员因为非自愿参加或者对课程规则不适应等因素,表现出较大的抵触情绪。随着课程的深入和各个环节的连环启发,抵触变为思考,进而变为感悟,最终演进为信服和感激。课程中,学员们有时欢笑,有时沉思,有时激烈争辩,有时动容哭泣……在“信任与责任”训练环节,一位学员队长因为队员的过错而将被罚几百个俯卧撑或者选择放弃,被责任感激发出潜能的他在热泪盈眶的队员注视甚至是陪同下接受惩罚而始终不放弃,全场为之动容;在“选择与被迫”训练环节,一些学员理解了之前一直耿耿于怀的被迫事件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释怀之际纷纷写下日志或书信向那些曾经“迫使”他们的老师或父母袒露心扉;在“沉船游戏”环节,涉世未深的学员被声光电导入到一个必须进行生死抉择的情景,把生的机会留给自己还是别人?友情、亲情和人性进行激烈碰撞……
课程尾声时,学员与家长一同深情投入“瞎子与哑巴”游戏。孩子扮演哑巴角色,靠肢体引领着被蒙上眼睛的“瞎子”父母穿越一条长长的布满障碍的走廊,训练营藉此角色互换的形式让学员们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引领自己一路成长而来的艰辛。
学员家长在观看了视频资料以及基于自己对孩子参加训练营期间的表现观察,或惊讶于孩子的坚强,或感动于孩子的隐忍,或羞愧于孩子的包容,纷纷表示训练营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让孩子和自己本人都得到了很多人生感悟,并衷心感谢主办方提供了一个引导孩子成长促进亲子关系的机会。
本期“真我之旅”青少年成长训练营是对由传播学院院长邱新有教授主持的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特色项目“文化创意与传播人才‘理实契合、情知合一’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的检视。主办单位职业发展研究中心挂靠传播学院,本期训练营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汪青云在闭营仪式上致辞,感谢学校及教工家长对传播学院及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和信任,并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深入探索科研成果的应用之路。(文/图 传播学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