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江西师大支教团参加道德讲坛传递正能量

更新时间:2013-08-19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李彦龙 通讯员李雅晴)“江西师大的支教队员不仅温暖着孩子们的心扉,他们同样以真情感染着当地的百姓。”伴随着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事迹的讲述,望谟县道德讲坛活动推向了高潮。8月15日,为更好地推进“多彩贵州,美丽望谟文明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望谟县文明办、团县委联合开展道德讲坛活动,江西师范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及团县委全体干部职工、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以“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的流程进行,活动在第一环节“唱歌曲”中开始,支教团队员赵永刚担任本环节的音乐老师,带领全体成员铿锵有力地同唱《公民道德歌》,通俗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旋律、催人奋进,既切合生活实际,很好地诠释了公民道德的内涵。载学模范环节,望谟县党校常务副校长罗朝勇作了《“美丽望谟在行动”离不开道德建设》的专题讲座,他以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旁征引博诠释了无论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是以中国梦铺就望谟梦,建设美丽望谟,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的建设,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积聚正能量,为建设美丽望谟贡献力量。随后,团望谟县委唐大江副书记作了题为《他们带来了爱和希望--与支教团一起的点滴》的报告,他以三年团县委的工作经历,接触的四届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视角,讲述2011年望谟县“6·06”特大山洪灾害中动人心魄的故事。

据悉,2011年6月6日凌晨望谟县西北角暴雨倾盆,顷刻之间,山洪、泥石流汇入望谟河,洪水翻过河堤,涌入4位队员所支教学校——望谟县民族中学校园,几分钟时间,教师宿舍一楼水位已达1.5米深。生命危急时刻,学校老师不顾生命安危,用铁锤将防盗窗钢条砸坏,将四位支教队员救出。支教团队长张云在队员惊魂未定时刻迅速冷静下来,立即团结其他支教队员,在洪水退去之后赶到团县委,努力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去。救灾期间, 支教队员积极响应县党委、团委号召,发挥青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第一分队,率先投入到县城受灾严重的中小学进行清淤。清理化学实验室最危险,他们便和武警官兵冲在最前面;操场上的淤泥堆积如山,他们也一起铲泥浆。武警官兵渴了、累了,他们和学校的女教师盛稀饭、送西瓜。有时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受伤了被感染了,稍稍处理一下,马上就回到清淤工作中来。

   点滴之处见善念,细微之处见德馨。前辈感人的事迹,扣人心弦的情节令全体支教团队员们泪光盈眶。本届支教团队长李雅晴代表团队发表感言:“我们能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和紧迫,我们也能感受到我们学长学姐们这种志愿者精神,我为我是一名师大的研究生支教团接力者而自豪,我也代表团队承诺:我们将继承发扬志愿精神,为望谟的发展贡献一份心力。”诵经典环节,在场齐诵《中华少年》,感受着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烈历史使命感。紧接着,发善心、送吉祥环节依次有序进行,整场道德讲堂在浓厚的道德氛围中圆满结束。

    此次道德讲坛活动的参与,使支教队员受益良多。支教团队员陈安顺在谈到自己的收获感言时这样说到:“学长学姐们的故事是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典范,他们的事迹,将吸引我们这一届队员寻获前行的力量,继续投身支教扶贫工作,立足本职,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望谟人民做更多的实事。”

    本次望谟道德讲坛活动引导了支教团队员树立服务社会、精诚奉献、关爱他人争做美好道德建设实践表率的道德意识,并教育支教队员知行合一投身“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通过道德讲堂的参与将进一步在全队中形成“友爱、互助”的集体共识,使全体队员在参与中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为推进美丽望谟建贡献青春正能量。

    链接:http://xibu.youth.cn/yw/201308/t20130819_3718661.ht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