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苏州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落下帷幕。
在决赛中,江西师范大学选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由财政金融学院及研究生院选送、陈胜祥等老师指导、唐青松等同学的作品《信用共同体“贷”动小微企业创富梦——江西省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调查报告》获特等奖,生命科学学院简敏菲等老师指导、李玲玉等同学的作品《鄱阳湖流域无序采砂现状的调查及其遗留的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探究——以乐安河流域与吴城镇为例》获二等奖及交叉创新二等奖;另有4项作品荣获三等奖。同时,学校还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在本次竞赛中,江西师大团体总分在江西省高校中名列第1位,在参加决赛的全国440所高校中位居第42位,成功跻身全国50强行列,成为下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发起高校,刷新了江西高校参赛的历史最好成绩纪录。这是江西省首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的唯一特等奖。这次荣获特等奖是继去年该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突破金奖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竞赛以“挑战创新路·共圆中国梦”为主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近2000所高校开展了校级竞赛,向“挑战杯”官方网站报备了近2万件作品。经过省级比赛、网络评审、集中复评,最终共有来自440所高校的1135件作品进入全国终审决赛的角逐。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了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决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近年来,江西师大高度重视“挑战杯”系列竞赛工作,学校党委行政出台了多项举措支持“挑战杯”竞赛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多次就组织实施好“挑战杯”竞赛、提高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作出重要指示。团省委对学校“挑战杯”工作予以了指导和支持,决赛期间,团省委领导亲自来到学校展区,鼓励慰问参赛师生。在组织竞赛过程中,党办(校办)、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学院广泛动员组织有力,专家老师倾力指导,参赛团队成员团结拼搏,为学校此次顺利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
作为竞赛组织实施单位,江西师大团委以“挑战杯”竞赛为抓手,在校内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创新创造氛围,取得显著效果。这次“挑战杯”校内竞赛自2012年6月启动,吸引了17个学院的152支团队,共计1100余人参加。围绕作品立项、孵化和培训,全校范围开展了3次前期立项、8轮校内评审选拔、6次省内外专家会诊、3次封闭改稿、18次现场工作推进、11次模拟答辩会、3轮一对一专家辅导等多个环节,扎实、细致、深入地推动“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顺利进行,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校团委将按照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认真总结,继续努力,从点到面,引导更多同学参与到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链接:http://www.jxedu.gov.cn/zwgk/jxjydt/xbgxjy/2013/10/2013102203065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