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江西师大支教团发爱心物资送冬日温暖

更新时间:2013-11-15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李彦龙 通讯员林辉 陈安顺)11月12日,立冬节气刚过,已略感望谟的冬日寒意。江西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全国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联手珠海爱心公益人士赴望谟县打易镇小学开展爱心物资发放活动。此次物资发放系对接前期开展的“暖秋筑梦行”下乡走访活动,所募集的物资由走访活动过程中取得的各小学现实情况,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传媒渠道,发布募捐倡议所得。本次募捐倡议得到广东省珠海有关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共募捐到文具1000多件(价值约3000多余元),冬衣及棉鞋700多套(价值约5000多余元),为打易镇坝黑及少由两所小学送去冬日的温暖。

早晨八点,支教团队员将物资装车。上午10点,支教团一行抵达打易镇坝黑小学。活动开始前,支教团队员们将冬衣、棉鞋扛到发放点并按照尺寸的大到小依次分类好,等待着同学们下课。11:00,铃声响起,学前班至六年级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有序组织下在学校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站好队。由于学校没有操场和较有规模的学生活动场地,一箱箱的物资与同学们的加入,很快挤满了空地,围的水泄不通。

同学们看到摆放整齐的棉鞋及冬衣,看到了微笑等待他们的支教队员们,看到了他们胸口别的校徽;议论到:“江西师范大学的哇!”、“都是全新的衣服啊,看起来很暖和。”、“你看那鞋子,是不用系鞋带的,好漂亮!”“好多文具,本子的封面是我喜欢的黄色。”边听着孩子们欣喜的讨论,支教团队员们开始将冬衣及棉鞋发放给学生。支教队员依依仔细核对事先已登记好的冬衣及棉鞋码数,以年级为单位,展开分工合作,物资发放有条不紊地进行。物资发放过程中,支教队员告诉孩子们这是广东珠海爱心志愿者送给他们的暖冬礼物,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学生接过袜子时还腼腆地说“谢谢”、“谢谢哥哥”。

  下午三点,支教团队员抵达打易镇少由小学。这是支教团成员继前期“暖秋筑梦”活动后第二次到访此小学。少由小学,与其说是小学,不如说这是个教学点更为合适。在前期到访中支教团成员已了解到,这个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30平米的空间被分为三间教室,这个学期只有24名学生。24名学生分布在学前班到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前些年更早的时候,从学前班,到一年级、二年级级直至三年级,都有,老师叫罗誉名。通过前期走访取得的这些情况,支教团借助自有新媒体发起募捐倡议,由此得到此次珠海爱心爱心公益人士的积极响应。

到访时学校临近下课,24名孩子,稀稀疏疏地坐在教室里,11个孩子上的是一年级,10个孩子上的是二年级,罗老师正给一年级及二年级的孩子上课,由于只有一名老师,学前班的孩子只能暂时自习,待老师给高年级学生下课后,再为他们布置任务。罗老师姿势优美地在黑板上板书八个字,板书之后,他教这些孩子跟着阅读,虽然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但他还是很认真地力求用普通话。此时,站在校舍外,放眼看去,四面环山,河道在沟壑里纵横,山石躺满河床,少由小学背靠大山,静静地立在河道旁。

支教团队员将冬衣及棉鞋、文具用品分类好后走进教室,“你叫什么名字?来,起立,老师帮你把新衣穿上。”“喜欢这件新冬衣吗?”或是由于大山内较为闭塞的生活空间,不常见生人。对于支教团队员们的提问,孩子们多是莞尔一笑,并无太多言语。伍奥康,这个孩子穿的还是上一次支教队员“暖秋筑梦”走访来时的衣服。依然是腼腆话不多,喜欢笑。“还记得我吗?我来看你啦。”“……”点点头,憨笑。“新衣服喜欢吗?”“……”点点头,憨笑。“我要走了哦,下次再来看你,好吗?”“好!再见”摇起了手板,憨笑。支教队员向他竖起来大拇指。“加油,你很棒!”

扶贫重于扶志。据了解,此次下乡走访活动前夕,江西师大支教团队员准备了题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致孩子们的一封信,并制作成海报,张贴于两所小学。为孩子们传递“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正能量。激励孩子们,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新的思路、新的发展。鼓励孩子们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开拓创新的追求,自信自律、勤学善思、博爱和谐、积累知识、厚重自己,去迎接挑战,开创更大的辉煌。

链接:http://xibu.youth.cn/tptt/201311/t20131114_4206364.ht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