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日电(记者李彦龙 通讯员林辉 陈安顺)小雪节气来临,凉意袭人,御寒成了打易镇不少小学孩子们的生活难题。11月28日,江西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全国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携手望谟县委宣传部及“多彩贵州·美丽望谟文明行动”办公室赴打易镇大坪小学开展爱心物资发放活动。此次爱心物资发放,支教团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由广东珠海爱心人士募捐的300套棉衣,价值3万余元及广东普济慈善公益基金会捐赠的文具用品300套,价值九千余元。
当日上午,车队从望谟县城出发,颠簸着一路往西北方向的大山驶去。山路崎岖,30公里,车辆走了近2个小时。当支教团队员们来到大坪小学时,孩子们正在教室内自习,不少坐靠窗边的孩子将头伸的老长,投出好奇的目光注视着支教队员们一行。为了尽可能不打扰同学们上课,支教团队员们静悄地将棉衣按照尺寸的大到小分类好,文具用品也拆箱摆放好,静待孩子们下课。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在老师们的组织下走出教室。支教队员们见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尽管已是小雪时节,有不少的孩子仍穿着凉鞋或是脱线的布鞋。一名孩子的凉鞋断成了几截,仍套在脚上。
“快静齐,看谁最先做得到。”一位老师朝笑盈盈的对孩子们“一声令下”,小不点们迅速排成了两列纵队,支教团队员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麻利地把一袋袋新棉衣和文具用品分发给孩子们。
接过新棉衣,孩子们高兴地跑回教室,支教队员们也三步并两步追着来到孩子的教室。刚踏进门,只见动作快的小男生,早已拆开新棉衣,光起膀子,开始穿新衣了。叠起旧衣、穿起新衣,大家互相帮助着,“新衣服打算现在就穿吗?”“嗯,我打算现在就穿上,肯定很暖和。”“我是打算留着过年的时候穿呢。”“我喜欢这样的深蓝色,很好看。”孩子们边换着衣服边讨论着,脸上也笑靥如花。
据校长介绍,前些年,这所山区小学,楼板房因为年久失修,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危楼”。楼下是教室,在楼下上课时,老师们总担心房子随时会塌掉,楼上是老师的简易寝室,天花板是老师自己用纸板钉的,晚上,老鼠在上面“跳舞”,老师们在下面遭罪。稀疏的瓦缝,可以望见明月,倾斜的木板墙壁四面透风,春天屋漏遍地,冬天寒风直逼。遇到下雨天,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教室里全是泥浆。近几年,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危楼退出了历史舞台,学校已搬迁到安全地带,一座漂亮的教学楼在山区拔地而起,教学楼是村里最漂亮坚固的建筑,校园内绿草茵茵,花开枝头,他高兴地说,这是义教工程、校安危改工程给这里带来的新变化。
换上新衣后,不少孩子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边,在支教团制作的《给打易镇大坪小学孩子的一封信》海报前驻足仔细阅读。支教团队长李雅晴勉励在观看海报的孩子们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敢于正视面临的困难,树雄心,立志成才,厚积薄发,为更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据悉,江西师范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延续“暖秋筑梦行”活动,依据前期下乡走访中了解的各乡镇实际情况,于近日开始启动“冬暖望谟·向阳花开”行动计划,通过自有官方网络平台微信、微博等媒体宣传,筹集暖冬资金、棉鞋、棉衣等御寒衣物,为望谟各乡镇的孩子们捎去冬日的温暖,此次活动正式拉开了行动计划的序幕,下一阶段支教团还将拓宽渠道、积极作为,力争使物资的发放受益面扩大,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此项行动计划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