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 河
讲述完自己从事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职辅导员的经历,谭海萍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她说:“我虽不是巨人,但我希望我的学生站在我的肩上。”她所带过的班级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留学率高达40.2%,考研录取率15.4%,公务员录取率3%。
谭海萍认为,大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自我认知的最佳时期,需要帮助他们逐步走向独立和成熟,因此她创办蒲公英素质拓展营,组织学生开展“信任行走”、“友谊链接”等素质拓展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抗挫能力、团队精神。与此同时,组织创办了《心声》、《香樟树下》等心理辅导刊物,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与成才。
谭海萍热情爽朗,乐于助人,她经常到寝室关心学生的生活,定期召开大小班会,及时处理学生内部矛盾,解决遇到的生活困难,不少同学亲切地称她为“谭姐”,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她讲,遇到什么困难也喜欢找她帮忙。今年刚放暑假不久,有位周姓同学从医院打来电话,泣不成声地说:“谭姐,我下个学期的学费估计是凑不齐啦,因为父亲患胸腺瘤晚期。”得知这个消息,谭海萍先后两次赶到医院看望他的父亲,并将向学校申请的贫困生补助和临时补助金,以及班上同学捐助的慰问金送到医院。新学期开学不久,周同学因父亲离开人世,断了经济来源。为了帮助他完成学业,谭海萍为他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个勤工俭学的岗位,并把他母亲从家乡接到学校安排在白露会馆当服务员,不仅为他们解决了生活来源,还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谭海萍还担任江西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秘书长,为了帮助学生实现青春梦想,她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开展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女性保健知识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立家长委员会QQ群、推荐用人单位来校选聘毕业生等,充分实现教育的多元化,进一步拓展高校育人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服务。家长委员会建立近两年来,先后为学院建立了6个学生实践与就业基地,开展各类培训和讲座10多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谭海萍还兼任了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连续担任院分党校10期的班主任,其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66人,发展新党员976人。
爱岗敬业,桃李芬芳。去年,谭海萍入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并荣获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西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和江西师范大学第二届感动师大十大人物、优秀共产党员、十佳辅导员等荣誉。
链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3-12/21/content_232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