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杨悦 邵洪群)2013年9月,江西师范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启动“腾爱”公益项目。江西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宁都服务队巧借线上公益平台,申请服务地对坊中学成为“腾爱学校”,并将相关信息在平台上发布,给社会爱心人士提供捐献需求信息。爱心人士在与支教团取得联系后,将一份份“看得见的疼爱”寄送到对坊中学,将一颗颗“爱心”汇聚到山区孩子们的手中。截至目前,江西师大支教团宁都队借助“腾爱”公益平台已经累计收到60余次物资捐赠,共募集到各类图书700余册、文体用品40余件、棉衣棉被70余件等一份份“无价”的爱心物资。他们借助各类公益平台汇聚爱心,把爱的萌芽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开出一朵朵可爱的公益之花。
“爱心是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在公益平台上,许多爱心人士捐赠了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各类读物,极大地满足了山区孩子们的阅读需求。通过“腾爱”平台募集闲置图书活动,得到网上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将大量闲置图书捐赠给有需要的孩子们。支教队员对每批爱心书籍都进行了编整,如数填充到对坊中学“流动图书馆”之中。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图书汇聚成涓涓细流,淌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充实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课余生活。
“文体用品陪伴留守儿童的成长”
“腾爱”爱心网友先后寄来了一批批文化体育用品。一位匿名网友在寒假前寄来了三大箱文体用具,包含了各类球类用品和学习用品,价值1600余元。当支教队员把两只文具盒和一副乒乓球拍送到一对留守姐弟手中时,腼腆的姐姐微笑说道:“以后可以和弟弟一起去打球了……”在这个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的地方,许多孩子缺乏父母陪伴,爱心人士寄来的文体用品虽无法代替不在身边的父母,但可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课外时光,陪伴了他们的成长。
“爱心比棉衣棉被更温暖”
山区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对于许多住校的留守儿童甚是。但在2013年的冬天,对坊中学的一些孩子却倍感温暖。支教团收到了来自“腾爱”爱心网友捐献的一批批棉衣棉被,这些保暖物资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暖冬。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领到崭新棉被后对支教队员说,让他温暖的不仅是好心人送来的棉被,更是他们倾注的关切目光与爱心。此外,通过“腾爱”平台,伊顿教育公益事业和“爱心衣橱”为对坊中学的女教师们寄来了一批羽绒服,对这些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农村教师表达了敬意和鼓励。一位教龄长达30年之久的女教师在回执信中写到:感谢爱心组织送来的温暖,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关心农村教育,关爱乡村的孩子!
据悉,“腾爱”项目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网发起的寻访千所最需要“腾爱”的学校项目,是一个高效、透明的对接需求和捐赠信息的平台。江西师大支教团腾爱公益项目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虽然我们的支教服务地位于祖国中部地区,开展公益项目所获得的捐赠物资势必会少于西部,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在服务地多培养一些当地的老师,多申请一些腾爱学校,以帮助当地的山区孩子获取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链接:http://xibu.youth.cn/yw/201402/t20140225_4755478_2.htm
据悉,“腾爱”项目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网发起的寻访千所最需要“腾爱”的学校项目,是一个高效、透明的对接需求和捐赠信息的平台。江西师大支教团腾爱公益项目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虽然我们的支教服务地位于祖国中部地区,开展公益项目所获得的捐赠物资势必会少于西部,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在服务地多培养一些当地的老师,多申请一些腾爱学校,以帮助当地的山区孩子获取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
据悉,“腾爱”项目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网发起的寻访千所最需要“腾爱”的学校项目,是一个高效、透明的对接需求和捐赠信息的平台。江西师大支教团腾爱公益项目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虽然我们的支教服务地位于祖国中部地区,开展公益项目所获得的捐赠物资势必会少于西部,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在服务地多培养一些当地的老师,多申请一些腾爱学校,以帮助当地的山区孩子获取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
据悉,“腾爱”项目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网发起的寻访千所最需要“腾爱”的学校项目,是一个高效、透明的对接需求和捐赠信息的平台。江西师大支教团腾爱公益项目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虽然我们的支教服务地位于祖国中部地区,开展公益项目所获得的捐赠物资势必会少于西部,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在服务地多培养一些当地的老师,多申请一些腾爱学校,以帮助当地的山区孩子获取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
据悉,“腾爱”项目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腾讯网发起的寻访千所最需要“腾爱”的学校项目,是一个高效、透明的对接需求和捐赠信息的平台。江西师大支教团腾爱公益项目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虽然我们的支教服务地位于祖国中部地区,开展公益项目所获得的捐赠物资势必会少于西部,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在服务地多培养一些当地的老师,多申请一些腾爱学校,以帮助当地的山区孩子获取更多的爱心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