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青年说】第十四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更新时间:2023-04-17

414日下午,《师大青年说》第十四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主题演说活动在红色文化教育馆举行。来自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政法学院、商学院的四名学生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青年教师易飞分享自己的青春故事,激励大家以青春之名奋斗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董圣鸿出席活动并点评,宣传部、研工部、学生处、校团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学生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的周纪晨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探索科学的路上“从零到无穷大”的青春故事,传达了跌倒爬起来,失败了不气馁的求知精神。已被浙江大学录取为直博生的她表示,未来会继续在科学报国、民族复兴之路笃定前行,不断克服困难,努力探索。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永同学饱含深情讲述了自己寻找“林宗南”的故事,挖掘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师大往事,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他深切希望师生能从师大故事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同时把青年记者的声音带到社会中去,讲述师大故事、江西故事、中国故事。

来自政法学院的左慧婷同学分享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习的故事。实习期间,她接触了许多政府部门公职人员,用心观察他们的工作,深入参与到“为人民服务”当中,深刻改变了自己对公务员的看法,并立志未来做一位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法律人。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商学院的陈玥同学以“风雨中的背影”为题,分享了自身在师大校园创业的故事,以打动人心的真实故事描述了一位位师大青年在团队中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在挫折中坚韧不拔、向阳而生的品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青年教师易飞结合自己在马达加斯加、巴勒斯坦工作的亲身经历,用几件温暖的小事讲述中国在国际上的无私贡献与强大,传播了中国秉承友好互助,期盼和平与美好的国际态度。结尾他深情演唱的《万疆》更是饱含了对祖国深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董圣鸿充分肯定了四位同学和易飞老师的分享,并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师大青年们要努力做到,一是努力传承和弘扬师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他以师大首任校长胡先骕和教授姚名达的爱国事迹为例,呼吁全体师大青年牢记“师大人”的责任,立志做有益于师大、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红色传人。二是努力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以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好读书、勤读书为例,鼓励全体师大青年充分利用好学校读书的氛围,系统学习掌握科学理论和知识技能,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努力传承和弘扬时代精神,脚踏实地,勇于创新,逐梦未来。他号召全体师大青年要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师大青年要让青春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熠熠生辉。


 

本网记者:卢熠晗 张宏秋   摄影:黄志刚

辑:万森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