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中心、南方汉代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海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中共永修县委、永修县人民政府与中共巨野县委、巨野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昌邑王国•海昏侯国与汉代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永修县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研究员,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俊,江西省社科界联合会副主席许璟,永修县委副书记、县长朱超,巨野县人大原主任张广立,赣江新区永修组团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主任吴昶出席研讨会。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负责人主持研讨会。
卜宪群致辞。他说,南昌海昏侯墓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内涵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列侯墓葬,为秦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刘俊致辞。他说,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为抓手,联合省内外相关单位深入开展海昏侯墓考古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在墓葬形制、出土器物、海昏简牍、大型汉墓比较、汉文化南传以及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利用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永修县委副书记、县长朱超致辞。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主题发言与分组研讨三部分。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王子今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振宏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闫爱民教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杨军研究员、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基地温乐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迎春教授分别作了“刘贺的人生路径与生活空间”、“深化海昏历史文化研究的两点想法”、“刘贺弄彘斗虎之罪与汉家风气的转向”、“海昏侯墓考古工作的新收获”、“汉代民宅建造格局及装饰文化研究”、“论西汉山阳郡的军事、政治、文化地位”的主题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还分别就昌邑王国与海昏侯刘贺研究、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出土器物研究、出土资料与区域文化研究、昌邑王国与汉代历史文化研究等四个主题开展了分组研讨。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张欣主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臧知非教授作会议总结,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负责人作闭幕致辞。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及刘贺墓园进行了实地调研。
供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编辑: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