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青年说】第二十三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更新时间:2024-03-25

322日下午,《师大青年说》第二十三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主题演说活动在红色文化教育馆举行。来自文学院、教育学院、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政法学院的四名青年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志愿服务经历,分享了他们在推普、助残、助童、普法等志愿服务领域发光发热的青春故事。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圣鸿出席活动并点评。宣传部、研工部、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董圣鸿认真聆听四位同学的志愿服务故事,赞扬他们讲奉献、敢奋斗的优秀品质。他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克己奉公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务实精神,同时也需要有刻苦钻研、勤学多思、向上向善的进取精神。他希望同学们读懂雷锋精神,把握时代内涵;弘扬雷锋精神,培育时代新风,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培育文明新风,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践行雷锋精神,展现青年担当,要以奉献精神彰显爱国情怀,以敬业精神应对困难挑战,以进取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像雷锋一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之路上展现更多担当作为。



主题演说中,来自文学院的热依莎·艾则孜同学讲述了她在新疆推广普通话的志愿服务故事。她说,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能用她的声音和行动,继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教育学院的庄凤欣同学是蓝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2021的夏天当她加入服务队开始,她便接过了蓝心人手中的接力棒,在支教助残的志愿服务经历中书写着青春里最难忘的记忆。她立志做一颗闪耀在志愿服务事业银河的星星,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的余少君同学分享了她在童心港湾项目中留下的难忘经历,她用自己的微光之力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中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未来,她希望自己带着青年志愿者“时有所需,必有所为”的使命,去帮助更多的孩子,继续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发光发热。

政法学院的朱英亮同学是一名普法志愿者,身为法治时代的法律专业的新青年,他有责任、有义务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宣讲,在大家的心中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他更希望自己播下这颗法治的种子能够早日开枝散叶,为更多的人遮蔽风雨。

  


供稿:校团委

编辑:钟雪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