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我校主办,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江西师范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中国地理学会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等承办的第十四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利生代表主办方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钟业喜出席闭幕式,副校长葛咏主持论坛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以及政府、企业人员,共111家单位240余人参加。
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邓颖,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薛德升,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秦昆等出席会议并分别代表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致辞。
会议邀请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Jonathan Corcoran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校长张环宙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芦咏梅教授、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乾乾、美国南佐治亚大学屠威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王心源研究员、武汉大学艾廷华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莉宁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大会设立17个专题,内容涵盖城市交通与空间流动性、城市韧性发展、城市智能感知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大数据与能源/碳、空间计算与社会平等、空间综合教育心理、老龄化GIS、历史GIS与社会文化地理、农村水利与乡村振兴、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级联影响及适应策略、社会地理计算、社会感知、社会海洋系统建模与社会海洋学跨学科方法创新、数字人文与时空叙事、革命文物与数字遗产、语言空间智能、空间计量。
会议期间分会场的交流环节,共进行了161个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就各个主题进行了学术汇报和深入研讨。在各分会场主持人与评议人的组织下,学者们分享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会场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浓厚。部分专题还举办了沙龙和圆桌讨论,促进了与会者的深入交流。
会议期间,承办方我校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参会专家学者和同学们参观了学院的鄱阳湖湿地监测系统、虚拟地理环境与智慧旅游工程中心与卫星地面接收站等。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张丰主持。
论坛集中探讨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同时审视新时代下的使命与挑战,积极寻求研究的新技术和新途径。与会者的精彩报告和互动交流进一步深化了理论知识,拓展了研究视野,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与会者纷纷表示在此次会议中收获满满。本次论坛还得到了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协助。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由林珲教授于2009年发起,旨在探讨空间思维与技术方法在人文、社会、历史、语言、管理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和创新。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
供稿:地理与环境学院 吴建华
编辑:钟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