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旻 实习生朱真争)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加速发展,人工智能运用的场景愈加丰富。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落下帷幕,由江西师范大学李明泽等组成的大学生团队推出的“智赋羽翼—AI青少年羽毛球运动科技开拓者”项目在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中斩获金奖,在AI技术加持下,羽毛球运动训练跳出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窠臼。
“根据70多次的动作数据和上百次技战术训练数据,系统分析运动员的特点,得出虽然动作衔接效率较低,但挥拍力量突出,对此可以制定一个专属运动方案……”10月28日,记者走进江西省奥体中心羽毛球训练馆,现场感受“智赋羽翼”系统的魅力。
作为创意组的金奖项目,“智赋羽翼”项目创意从何而来?该团队主要成员、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李明泽颇有感触,作为一名10多年专业训练经历的羽毛球运动员,他发现很多青少年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由于训练数据碎片化、训练内容和评估标准不统一等情况,精细化指导运动员缺乏抓手。
如何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质量?国家体育总局水上项目训练监控及干预重点实验室老师刘小芳介绍,依托国家体育总局水上项目训练监控及干预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和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平台和资源优势,由实验室主任郭鹏程教授组建跨学科大学生团队。运动训练专业的李明泽、人工智能专业的周阳、地理科学专业的吴张华以及金融专业的蔡梓君等大学生集结成队,既有人懂羽毛球运动,也有人会AI技术,还有人擅长大数据分析和项目运营。2023年夏天,“智赋羽翼”团队正式组建成立,经过紧张的头脑风暴和实验探讨,“智赋羽翼”青少年羽毛球全数字化训练监控系统得以诞生。
“智赋羽翼”系统主要包含哪些部分?据团队主要成员周阳介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手环、背部穿戴式传感仪、“心安”系统、实时数字大屏和云端大数据平台等。“心安”系统可以进行疲劳预警,数据采集终端对挥拍力量、轨迹等进行采集,穿戴式传感仪对腾空高度和速度等进行精准定位,智能大屏可以实时展示和赛后复盘。“我们项目的优势是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平台资源,高质量的数据资源,筑牢智能分析的数据基础。”周阳说,团队对技术进行集成并不断优化,创建安全疲劳监控机制,动态监测预防过度训练,构建专项技能数据评估模型,建立羽毛球专项运动训练智能决策系统,让各地运动员能够享有一流的培养方案,整体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质量和效率。
作为一个参赛项目,“智赋羽翼”团队过五关斩六将,从校赛到省赛,立足大赛和学校平台成立公司,对项目实施转化,最后站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的舞台。在高教主赛道中,高手云集,李明泽、周阳等人更是沉着冷静、信心满满,最终,团队拿到金奖。
团队成员们说,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大学一路走来,大赛一路拼来,一直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奋斗拼搏的经历一生受益。
链接地址: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4/10/13280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