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办

更新时间:2024-12-23

1221日,我校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江西省原副省长、南昌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朱虹教授,国务院中国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副总编辑(正局级)、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李红岩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原副所长左玉河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河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张宝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副主编晁天义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特聘教授、我校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南昌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艳国教授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博士点建设十年的发展历程,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

 


校党委书记黄加文会前看望了与会专家学者。

副校长项国雄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对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弋霞主持。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学科全体教师、硕博研究生参加。

 

 

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张艳国教授以《前不负古人,后启发来者》为题,作了学科发展总结报告。他指出,江西师大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从成功获批,到形成学位点建设、学术研究质量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学者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体化推进格局,到实现学科建设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彻底转变和巨大跃迁。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张艳国对学科建设提出发展建议:要明确学科发展的重点和高度,向着一流学科目标冲击;要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培养学者、关爱学者、呵护学者和服务学者的良好人才机制和人才环境;要提倡健康向上、团结奋进、严谨求是的好学风;要按照“立德铸魂、铸魂育人”的根本要求,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把学科真正建立在学生成长需求上。张艳国最后希望博士点能够以编制学科发展“十五五”规划为契机,尽快设计制定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指南,搭建起更加完备的育人体系,产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指导性发言。朱虹提出要加强江西本土的历史文化研究、历史著述的普及、历史资源的挖掘和历史书写的创新等工作;马敏希望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规范培养体系、加强教材编写和推动数字化建设;李红岩强调要在注重专题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等研究;左玉河指出要抓住当前学术界研究由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向新中国史转向的契机,要更加注重一流人才的自主培养;晁天义提出要注重学术流派生成,着力培养集学问家、思想家、战略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四合一”式的名家大师;张宝明认为要继续发掘好、利用好学科特色资源和优势,营造尊重人才,呵护人才良好氛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史会评专家、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我校资深教授方志远通过视频参与

研讨会自由发言阶段,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万振凡教授、陈晓鸣教授、刘劲松教授、石嘉教授等围绕学科发展,结合自身工作先后发言。

 

编辑:钟雪艳

一审一校:钟雪艳

二审二校:曹琪

三审三校:刘小明




返回页首